心理学理论晕轮效应认为一个人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心理学理论)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心理学理论晕轮效应认为一个人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心理学理论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吸引定律吸引定律又称“吸引力法则”,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它吸引而来。
2、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一直引导着整个宇宙规律性的运转,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地球才能够在46亿年的时间里保持着运转的状态。
3、也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中,数以亿计的星球,都能相安无事的停留在各自的轨道上安分地运行,这样一种能量引导着宇宙中的每一样事物,也引导着我们的生活,这种能量就是吸引力。
4、2、墨菲定律“墨菲定律”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
5、墨菲定律主要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6、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7、这句话迅速流传。
8、墨菲定律是其作出的著名论断,亦称墨菲定律、墨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
9、3、格式塔通俗地说格式塔就是知觉的最终结果。
10、是我们在心不在焉与没有引入反思的现象学状态时的知觉。
11、格式塔理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元素学说和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
12、4、行为主义理论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13、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
14、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15、5、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
16、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
17、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
18、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1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吸引定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式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学流派。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