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译文(师也者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谁说的)

导读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译文,师也者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谁说的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译文,师也者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谁说的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西汉戴圣说的。

2、“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出自:西汉·戴圣《礼记·文王世子》。

3、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4、意思:但凡为师者,都要注重德才兼备,不仅要教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授学生“立世之德”,而传德更为重要。

5、以喻为教是中国古代的主要教育方式。

6、据《文王世子》记载,周公在教育成王时就采用了“喻”。

7、“喻”就是通过打比方的方法,使抽象的道理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用形象来唤起学生的思考,以便更好地进行道德教化。

8、扩展资料《文王世子》由六节组成,其第三节“周公践阼”记载了“三王”(即夏﹑商﹑周三代国君)教育世子的方法:“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

9、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

10、”即用乐陶冶情操,用礼规范仪容仪表。

11、礼乐互相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就可以使其顺利成长,养成外貌恭敬、内在温文尔雅的气质。

12、同时,对师的责任提出要求:“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13、”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和技能而且要通过事实和比喻向学生进行道德教化。

14、这其中,“教之以事”是手段,“喻诸德”是目的。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