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2022年1月13日整理发布:一入地产误终身

导读 2022年1月13日整理发布:文 地产八卦女 陈庆01前天,深圳前海的恒大logo被拆,刘德科说,仿佛拆去了一个时代。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感受到

2022年1月13日整理发布:文/地产八卦女 陈庆

01

前天,深圳前海的恒大logo被拆,刘德科说,仿佛拆去了一个时代。

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感受到一家公司“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样宏大的历史叙事,更多的,可能是自己失业、被迫降薪、被迫离职、被迫转行的窘迫。

我一个做到部门总的朋友,原本税后月薪4w,2021年下半年,因为业绩一直不达标,主动辞职,办完离职手续才发现找不到工作,现在家里俩儿子,老婆在家全职带孩子,未来何去何从,两眼一抹黑,郁闷至极。

对此,有人说,这位朋友获得今天的地位和收入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而是赶上了地产大发展的时代红利。坐上这个位子,基本都会飘,觉得自己很牛,但实际上,随着房地产行业风口结束,很多地产人的职业辉煌,也就跟着结束了。

虽然不得不承认,“别把行情当能力”是事实。但一入地产误终身,我心心念念的,还是那个房地产。

02

为什么想念房地产?很多人都说,地产来钱快呗。

确实,因为更靠近市场,地产人挣房子还是相对容易的,比其他行业起码容易一倍。靠着近二十年的地产行情,很多地产人已经跻身中产。

但除此之外,我觉得地产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这是一个能让人最快了解社会、城市、国家是如何运行的行业。

我们知道,社会由家庭构成,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美满,其实都是地产行业的基石。小到户型设计、生活方式、建筑材料的制造和使用,大到城市规划、产业运营,房地产与每一个家庭都息息相关。

例如,华宇地产曾统计过一次户型大数据,发现南京客户更重视采光通风,西安客户更看重得房率,重庆客户更看重梯户比,成都客户更偏重阳台视野,武汉客户更爱大厨房和大阳台......户型大数据之下,其实是每一个家庭生活方式的不同。

再比如,政府规划一座新城,要招商引资,要做产业扶持,要做文化旅游资源整理,地产人虽然是业外人士,但也或多或少对这些有所了解,进而便能摸清产业经济和城市运营的脉搏。在我看来,绝大部分地产人,都比其他行业的朋友,要更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

因此,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天然的就能让人了解家庭与社会、了解城市与国家的行业;而地产的本质,其实就是让人们住有所居,让家庭幸福美满。

那么,既然房地产本质是最接近幸福的行业,那为什么在现实中,无论是客户,还是我们自己这些做房地产的,都不觉得房地产=幸福?

这是因为,客户买涨不买跌,而我们的房价又涨得太快了。其实房价上涨没有错,但涨得太快,资本对利润的追求欲望越来越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初衷,就变味了。

从这方面来说,当前地产行业的冰冻,其实只是以往高昂情绪的回调。时光飞逝,但国家定调房地产是支柱产业,楼市还在,地产行业,也会一直在。

03

尽管地产会一直在,但我也知道,沧海桑田、再次相见,“爱再难以续情缘,回不到我们的从前”。

就在昨天,旭辉林峰说:“城市会分化,行业会分化,企业也会分化。民营企业,要做好国有企业的补充。”

是啊,如今国资进场已经加速。前天,据媒体报道,央行要求9家国企通过收并购项目资产的方式,为11家中高风险房企提供流动性支持。

其中11家中高风险房企包括:绿地、融创、世茂、中梁、荣盛、奥园、阳光城(000671)、融信、佳兆业、富力、中南。

被要求牵头收并购的9家国企是保利、招商、华润、中粮、中建、金茂、华侨城、中粮、五矿、绿发。

此外,针对出险企业项目的承债式收购,银行已告知相关并购贷款不再加入“三条红线”相关指标。如此看来,国企大规模输出信用最后的障碍,也扫清了。而到这时,行业也就基本见底了。

参考去年远洋收购红星的模式,远洋只出了少量的40亿资金,就稳住了红星存量的融资,以及未来300-400亿规模的销售额。08年那一轮,也是大量的民企卖身城投和国企,如今,行业见底也可能需要走到这一步,才会重建信用。

只不过,看到如此多的民企纷纷凋零,我非常感慨:

碧桂园、世茂、万达这些民企都开始大规模组织架构变更、精简区域,而招商、华润还在积极地吸纳人才,保利甚至在一天内提拔了11位80后总经理。

两相对比,让人失色。

04

很久以前看到一部动画《麦兜当当伴我心》,里面讲一个校长,因为学校遭遇财政危机,不得不组织孩子们参加合唱团表演赚钱来“江湖救急”。

面对这样的校长,我很感动。也许我们地产行业,也需要积极自救,积极唤醒大家对地产的信心。

这是个七彩的世界,这是个晦暗的世界,这是个轻松的世界,这是个硬实的世界。以前我从来都不觉得,做一行爱一行是什么意思,直到地产遭遇寒流,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归属感。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